Page 291 - 内文
P. 291
创业|洪合羊毛衫市场 279
边贸生意遇挫折
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洪合人抓住中俄关系改善的大好时机,
把目光瞄准俄罗斯市场。徐正荣等经营户引领一批洪合人走向国际
市场,做起边贸生意。毛衫通过北京雅宝露,开辟了北京、乌鲁木
齐、绥芬河羊毛出口市场,边贸生意蒸蒸日上。经利益的刺激,使
得许多干部、工人、农民都做起了羊毛衫生意,也促使羊毛衫市
场的不断发展。毛衫产业的发展,使不到3万人口的洪合镇集聚了
全国各地8万多的新居民在这里生产加工、批发零售毛衫。至1993
年,毛衫市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060万元,占地面积153 亩,毛
衫、毛纱门市部1500多家,日客流量达2万余人次,日成交羊毛衫
10万件以上,全年市场成交额8.15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衰落的种子在“辉煌”时已经播下。由于俄
罗斯市场对中国的帽子、围巾、手套等低档廉价轻纺产品的大量需
求,纺织户纷纷为其加工设计简单、质量低劣的毛衫产品。浙江千
圣禧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根对此感受颇深:“1988年,我只有
1台机器,1名员工。为了多接单子,降低成本,生产的帽子省去
了烘干的步骤。结果,夏天发到俄罗斯的帽子全部烂掉,冬天发
过去的都结成了冰。后来就很难再接到订单了。”还有的商家生
产的围巾、帽子脱色十分严重,使苏联的使用者染成了花脸。最
终,苏联人将洪合的针织产品拒之门外。这样洪合羊毛衫很快名
声扫地,市场信誉一落千丈,洪合羊毛衫只能在低端市场运营,
利润空间十分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