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3 - 内文
P. 303
和合|一僧一帝一宿庵 291
于是乎,百姓便将这庵唤作了一宿庵,并传颂至今。当然,这只是
传说,皇帝因为兴致而起随意住在一个庵堂之内,并不足信。反而
前文提到过“一宿庵”原是“一粟庵”,更为可信,表示“沧海一
粟”之意。
不幸的是,到了咸丰庚申年(1860),这座古庵连同城隍庙都
被太平军焚毁了。同治初,古庵与城隍庙虽得到了重建,后来却又
颓圮了。幸运的是,光绪癸巳年(1893),无锡的邹寿祺与本地的
沈景修等乡绅募资4200余缗,重建了大殿、山门,增筑了“五桂
轩”“晚霞阁”等胜迹;大殿东侧南北两边都建有小屋,内有十殿
阎王画在墙上。其山门对联为:“一宿溯高僧几历沧桑老树根边谈
旧迹,千秋隆祀典重新庙貌长桥影里拜明神。”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庙宇仍保留着原状,有两三个和尚在此
管理,终年香火甚旺、香客如织。1952年,一大半庙屋成为王江泾小
学,大殿改成大礼堂,整个庙宇只剩下靠南的一半,但还是有人来此
烧香拜佛。“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庙宇遗留部分被全部拆除。
而今能看到的“长虹古寺”,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逐步发
展起来的,它包括了一宿庵与城隍庙两个主体部分。1992年10
月,经省、区两级宗教部门批准,一宿庵成为嘉兴市郊区第一家
恢复宗教活动的场所,庵内增建观音殿,内塑一尊6米高的千手
观音菩萨像,并找回了“檐照镜”,恢复了大殿原貌。1997年
后,庵内增建了“大雄宝殿”,重建了“山门”“斋堂”,总占
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同时增塑了释迦牟尼佛像,以及文殊、普
贤、毗庐、四大天王和弥勒、地藏菩萨等多尊塑像。2000年,
一宿庵得到重建,庵名改为“长虹古寺”;2004年,又修建了山
门;2006年,此庵再次得到大修。2013年农历年底,长虹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