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67

从开化到文明圣地




































                                                                      长垣形遗址——扁担山


              钻探获悉,这一地域确实存在着不利人居的恶劣环境。王明达先生据此提出要将
              良渚遗址群一分为二:莫角山周围是一个面积近30平方公里的遗址群,荀山周围
                                   [1]
              又是一个独立的遗址群 。我们认为王先生提出这样的设想主要着眼于遗址保护
              的可操作性,可以理解为两个保护范围。从聚落考古的角度,也可以将它们看成
              两个相对独立的聚落。然而从遗址的内涵来看,两大遗址区不存在先后关系,几
              乎都经历了良渚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虽然因地理因素彼此无法融为一体,同时还
              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异,但在文化进程上两者无疑是同步的,在社会结构中也有
              着内在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有理由继续将两者视为同一个遗址群,中部
              广大的水网地带不妨看作是可以相望且能往来的湿地或水域。
                  在对遗址群进行系统考古调查的同时,庙前遗址经过六次发掘,共计揭露面
              积约3400平方米,清理房屋遗迹4处,墓葬68座,灰坑19个,河沟4条,木构水井
              2座,木构窖藏1座,陶片面遗迹1处,基本揭示了良渚时期一个大型村落的总体



              [1]王明达:《良渚遗址群再认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八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


                                                                                      57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