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市域治理现代化杭州范例
P. 119
市域治理现代化杭州范例
多措并举提高杭城防洪排涝能力
易发内涝的杭州告别“看海”
每秒排涝总能力达近千立方米
杭州有“山好水好”,但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横贯主城区
外围的钱塘江水位普遍比城区内河高,而主城区内的主要排水通道又是京
杭运河,所以一旦遭遇太湖流域长时间强降雨,运河水位持续上涨后,极
易造成低洼地区内涝。
2014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城市防汛排涝三年行动计划(2014—
2016年),从编制综合规划、实施排涝工程、完善监测系统等八个方面明
确工作内容,统筹推进城市内涝问题治理。
防汛排涝并不像改造和拓展排水系统那么简单,需要理顺管理体系、
制定科学标准等一系列措施。因此,杭州首先编制完成了《杭州市城市排
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构建出排水、防涝、防洪(防潮)3个系统
一体的城市排水防涝综合体系,将全市划分为382个排水子分区,确保雨
水就近排放入河。同时,还将原有20年一遇的规划排涝标准,提升到“中
心城区50年一遇,其他区域不低于30年一遇”。
经过多年的攻坚克难,杭州相继建成了三堡、七堡、钱江枢纽等大中
型排涝泵站,新增入海排涝能力534立方米/秒,超过此前60多年的总和,
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杭州市治水办督查二组组长汪国英说,杭州市现有排涝总能力为998
立方米/秒。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如果将西湖的容量按0.14亿立方米
计算的话,以杭州现在的排涝总能力,一天可以排6个西湖的水量。
如今的杭州,已经告别了突下暴雨就造成交通中断、家中进水的苦
恼,城区也未出现较大范围积水的内涝。“去年台风带来强降雨,还担心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