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运河文化读本
P. 96
运河文化读本
Yunhe Wenhua Duben
清雍正年间李卫所作的《重建拱宸桥碑记》记载,桥名始见
于明崇祯四年(1631)。“拱”取拱手相迎之意;“宸(辰)”
本来指北极星所居,即紫微垣,借指帝王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
或帝王有代称。“拱宸”原来指群星拱卫北极星,故周作人的作
品中有作“拱辰桥”。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往往在
此桥下船登岸,“拱宸”由此也有此寓意——拱(恭)迎圣驾。
现在看到的拱宸桥,是光绪十一年(1885)由杭人丁丙主持
重修的。桥为三孔石拱桥,王麟书作《重建拱宸桥记》,文中记
载:“桥长二十一丈四尺,广一丈三尺,桥下三洞,中洞广四
丈六尺,左右洞广二丈六尺。”据现代技术测量,桥长92.10米
(一说全长98米),桥身高约16米,桥面中部宽5.9米,中孔净
跨16.5米。
清代的拱宸桥
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