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内文
P. 180

168  流淌的精神 ——人文秀洲的 100 个故事








              像个大人一样,买哪些年画一定要由自己做主。“那时候年画也就

              一两毛钱一幅,因为不贵,母亲也允许我多挑几幅。”一回家,他
              就开始认真临摹,一边临摹一边对母亲说:“我最愿意做的一件事

              就是坐在年画对面,临摹它。”后来,画着画着倪禹功也开始了自
              己的创作,画好后再向母亲邀功请赏,而母亲也必点头鼓励,给两

              块糖或是几毛钱。
                  “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绚烂多彩的嘉兴灶头画作为原

              汁原味的乡土艺术,是嘉兴乡土文化生生不息的标志,也是一个独
              特的民间美术种类。

                  有一次,倪禹功到外婆家去,看到高高的灶头全身绘有色彩斑

              斓的画,好像是福禄吉祥的各种图案,虽然已经被经年的烟火熏得
              褪色,还有斑斑点点的剥落,但依然不失美丽和情趣。他被五颜六

              色的灶头画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8岁的倪禹功开始喜欢上了灶
              头画。9岁时就开始为别人家画灶头画。青年时师从蒋世长,以山

              水为主,兼及花卉和人物,而且喜欢收集和阅读与嘉兴先贤有关的
              典籍并广结画友。

                  1937年倪家迁往上海,他与当时寓居上海的大批嘉兴籍书画名
              家交往切磋,同时收藏嘉兴作者的作品及手稿。1939年的一天,嘉

              兴书画家们在上海致美楼聚会,交流书画。倪禹功先生欣然创作了
              《南湖清暑图》(今藏于嘉兴博物馆):垂虹卧波,树荫茅舍,三

              两小舟依岸,茶座歇息,一舟扬帆驶向别处,荡起微微湖波;林木
              萧疏,虬枝多姿,苍翠欲滴,楼阁亭台掩映其中;远处灵石滩壁,

              草木点点,茫茫然殆尽于深处。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倪禹功就对嘉兴图书馆的建设及发展

              极为关心,曾多次去上海图书馆亲笔抄写《至元嘉禾志》,历时数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