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1 - 内文
P. 181
仁爱|文化乡贤倪禹功 169
月,完成后送给嘉兴图书馆保存。这个抄本后被列为嘉兴图书馆馆
藏善本。
倪禹功曾经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了一年多的中国画。当
时,由于生活拮据,倪禹功不抽烟不喝酒,但仍不改对艺术的热
爱。有一次,他的妻子正要把一些破掉的装画盒子扔掉,倪禹功见
状后马上制止说:“这是宝贝,不能扔掉,如果有人拿画来叫我鉴
赏、修补,可以就地取材,从破盒子上取下绢布裱补古画。” 不
久,为了买画,他还偷偷地把妻子的首饰典当了。
倪禹功对嘉兴的感情很深,抗战胜利后,他每年都要回去一两
个月。他很热心,曾做过人民陪审员,还参与里弄的调解工作,人
缘很好,从不和人吵架,对人都是客客气气的。
倪禹功一生作品颇多,更喜好收藏历代书画,曾为《钱境塘藏
明代名人尺牍》及各类名家书画作考证注释,编著有《嘉秀近代画
人搜铨》《嘉秀藏家集录》等书稿。一个意念始终贯彻在倪老心
中:把所有的藏品回归故土。他心口如一,曾于1961年把藏品捐赠
给嘉兴博物馆。1964年,倪禹功因积劳成疾而过世,享年53岁。
“文革”后期,倪禹功的妻子许宝珊将家传藏品分送给子女,
并嘱咐需精心保存。倪禹功的夫人去世后,家中收藏的字画被分到
了五个子女手中,又跟着他们辗转到了北京、深圳等地。前两年,
倪禹功的长子倪嘉缵把弟弟妹妹们(倪嘉客、倪嘉宁、倪嘉绥、倪
嘉寒,均从事自然科学工作)召集起来,讨论父亲遗留下来的这批
字画该如何处理。老四倪嘉绥说:“我们五兄妹最大的80岁,最小
的71岁,身体都不太好了。现在我们每年把父亲的字画拿出来晒晒
太阳、放药丸,等我们走了,这项工作就没有人做了。”兄妹们都
觉得“留给国家比留给后人好”,决定把家中所藏字画捐给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