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8 - 内文
P. 428

416  流淌的精神 ——人文秀洲的 100 个故事








              “大御史”。

                  嘉靖七年(1528),陶俨长子陶谟也登上了明王朝的舞台。陶
              谟,字宗显,号见湖。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初授建德县,

              后调莆田。据《陶氏家谱》记载,他由建德调往莆田时,恰值盛夏
              季节,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一行人走在郊野上,都感到口干舌燥

              的。此时,有吏卒买来了瓜果上呈给陶谟。生性俭朴的陶谟却说
              道:“我天生就比较耐暑,你们要吃就自己吃吧。”那吏卒深知陶

              谟的秉性,听了后只得讪笑着离开了。到了晚上,陶谟带着部属借
              宿村民家,村民们争着给他们提供蚊帐。此时,陶谟召来了里胥对

              他说道:“老百姓睡在屋外、田头,你却让他们把蚊帐留给我们,

              我能睡安稳吗?”那里胥一时没了辙,只好把蚊帐还给了村民。陶
              谟在莆田任期满,没有百姓说他不好的。他为明王朝的大小官员树

              立了一面俭朴、廉洁、关爱百姓的旗帜。不久,陶谟因政绩斐然擢
              升四川道御史,与给事中王继宗、苏应旻向嘉靖皇帝呈上了《备边

              十二事》,对如何整顿边防、抵御外族入侵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
              然而,他们的这一做法引起了朝中奸臣的不满。无奈之下,他只好

              托病辞官、返居故里。不久,朝廷一纸诏书重又起用他为广西御
              史、江西巡按、大理寺左丞。陶俨、陶谟父子俩均由县令擢升为御

              史,时称“大小御史”。后来陶谟因弹劾仇鸾、严嵩而得罪了朝中
              权贵,只得再次辞官返乡。回到故里后,他遵父命广置义田赡族,

              留下了千古美名。
                  数十年后,陶俨的后人陶朗先(1579—1625),万历三十四年

              (1606)中举人,三十五年(1607)进士。他由南京工部都水司
              主事升任登州府。时值登州府各州县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严重的自然

              灾害,再加上白莲教教徒伺机活动,民心大乱。为确保地方安宁,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