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3 - 内文
P. 423
家族|廊下盛家 411
己的家乡大兴土木起来。也算盛嵩稍微有点头脑,为了避嫌,他让
人先盖了两座美轮美奂的大厅,其余的准备慢慢来。尽管盛家盖屋
的事是在暗中悄悄进行的,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还是让皇
帝知道了。于是,皇帝便暗中派钦差大臣来到了盛家港查访。钦差
大臣到了盛家港看了盛家的房产后着实大吃了一惊,他万万没想到
盛家竟是如此的富有。他正待回京禀报,却被早已知晓他前来的盛
嵩拦住了。经过一番协商,钦差大臣答应了盛嵩的要求,回京向皇
帝禀报时说“盛家的房子只及皇宫的廊下”。皇帝听后感到还算满
意,便没有继续追究盛嵩,只是将盛嵩革了职。盛嵩算是躲过了这
一劫,但盛家却由此走向了衰落,而“廊下”一名也就从那时起替
代了盛家港,并名闻遐迩。
不过值得盛嵩及盛家欣慰的是,盛嵩的儿子盛周及其后人很争
气,用了数十年时间重整了盛家的一切。
盛周(1509—1563),字文郁,号文湖。他出生时家道已中
落,拮据的家境让年幼却又聪颖异常的他尝尽了人世的艰辛。稍微
懂事一些后,他便开始勤于诗书了。不久,他拜了山阴(今绍兴)
人王畿为师,钻研“阳明学说”(知行合一),并在学术研究方面
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了不让父母失望,20岁的盛周参加了县试,
成为了庠生。由于家境的贫困,盛周一直过着“有了上顿没下顿”
的艰苦日子,但一旦有人来造访,他便会竭尽全力去招待他们。他
也曾多次参与乡试,但屡试不中。父母年迈多病,他衣不解带地去
尽心侍候,直至父母双亡。坎坷的遭遇并没有将盛周击倒,相反,
他比以前更刻苦、更勤奋了。一方面,他与沈谧一起在闻湖书院执
教,作为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坚持备考,终于在43岁那年夺得
乡试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并于次年考中了进士,授了福建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