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内文
P. 67
志学|自动控制技术专家屠善澄 055
耐心待在美国,等待机会。在这段时间里,他完成了学业,还当了
助教。尽管生活优裕,但他非常想念祖国,还给小儿子取名“怀
祖”。1956年,屠善澄如愿以偿,带着妻儿经由香港回到了祖国。
爱国可能有多种含义,但屠善澄却认为,祖国需要他做什么,
他就去做什么,这就是爱国。他先是研制出了MZ-2和MZ-4模拟计
算机,为后来的巨型计算机奠定技术基础。随即,他代表中国自动
化学会宣传解释什么是人造卫星,并接受研究人造卫星控制系统新
任务,为后来我国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控制系统提供参考。然后,
他又到研究红外线的制导导弹控制系统,研制成红外辐射物特性
测试仪,为后来研制低空防空导弹“541”型号提供依据。这些成
绩,无一不是在这种朴素的爱国思想指导下,去完成的重磅式的艰
巨任务。
1968年开始,屠善澄又“回归”到卫星领域,预先研究“曙
光”号载人卫星控制系统。当时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
号”,才是最热门领域。从事研究工作两年,他又“转向”研制我
国首颗地球卫星同步静止轨道“东方红2号”试验通信卫星控制系
统。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能从头到尾参与整个研制工作的,就是这个
任务。
上世纪80年代,屠善澄研制的“试验通信卫星及微波测控系
统”,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在诸多“重磅”级的工作中,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载人航天分“三步走”的战略。1986年春,四
位科学家撰写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并以书信的形式送到了中央最高领导人那里。这个高科技发展计
划,就是“863计划”,里面就有载人航天的内容。当时有个争
论,究竟搞航天飞机,还是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可重复利用,但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