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市域治理现代化杭州范例
P. 134

市域治理现代化杭州范例




              公路要建好更要“养好、管好、运营好”

              路长、护路员、村民齐上阵

              公路养护彰显“共享”特色

                  “四好农村路” 修好了,也成功实现了“农村路通、游客盈来、农民
              富裕”,然而要延续这样的良性循环,还需要做更多的“功课”。一条条生

              态路、景观路、人文路的背后,最不能缺的,就是公路人的“精心照料”。

                  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是“四好农村路”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
              环,从建设期到养护期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至关重要。杭州在探索中形成了

              共建共治的格局,全面推行“路长”制就是杭州公路管理的秘诀之一。

                  借鉴河长制经验,杭州建立了“四好农村路”县、乡、村三级路长

              制,推行“以县为主、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工作
              机制。目前,各区、县(市)均已全面推行“四好农村路”路长制,设立

              路长牌,明确路长共计3402名。

                  在桐庐县的合大线上,桐庐县合村乡党委副书记、合大线路长邓士军
              正带着乡里三名专职护路员,沿着合大线一路巡查。

                  “梅汛期特别是暴雨后,地处山区的合大线,极易发生山体滑坡。”

              邓士军说,“作为路长,我每周巡查两次以上,三名专职养护工每天准时
              在路上巡查和检查。”

                  令人感动的是,这条公路上还有不少自发参与到公路养护和维护的村

              民。69岁的郑爱仙是村里的兼职护路员,每周她都会和几个邻居一起,对
              合大线进行养护,沿路锄草。

                  路修好了,就怕维护难。于是,合村乡根据实际,出台了《合村乡美

              丽公路路长制实施办法》,全面推行路长制。根据办法,路段设专职养护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