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运河文化读本
P. 53
一道闸,在申遗天平上究竟有多重 >>>
“是的,古代汛期时,杭州城内水位比钱塘江高;旱时,则
相反。”王征宇说,聪明的古人想出了这样的办法:比如钱塘江
水位比杭州城内高时,一艘丝绸船从城里往钱塘江走,那么,第
一步,永兴闸靠城内的闸门打开,让闸里面的水流掉一部分,水
位跟杭州内河持平;第二步,请船入闸,并关掉下游的闸门;第
三步,慢慢打开上游的闸,把水放进闸里,使船闸的水位跟钱塘
江持平;第四步,打开上游(靠钱塘江)的闸,让船开出去。
反之,则可以令船只从高处行船到低处,就像是一部水力“电
梯”。
除了闸门本身,考古专家们在遗址上还发现了少量瓷片,为
论证永兴闸建造年代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征宇说,永兴闸是“明朝的”。
它原为大堰,明万历十五年(1587),萧山县令刘会把修西
兴塘积余的银子用来改堰为闸,以泄诸乡之水。今遗迹尚存。
永兴闸还有个俗名,叫龙口闸,而与它隔江相对的,还有一
座龙山闸。
六和塔至美政桥,龙山闸以前“管”着数公里的船只
钱塘江北岸,白塔耸立的尖顶指引方向。
杭州市京杭运河综合保护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古时龙山闸
就在白塔附近,这一带故名“闸口”,优越的地理位置催生出
“鱼盐聚为市,烟花起成树”的繁茂集镇。
可惜龙山闸比永兴闸年纪大六百多岁,早已不复存在,一河
流狭窄处两块石板,是它当初原生态的“故居”。
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