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运河文化读本
P. 69
傍着浙东运河,宋高宗赚了个盆满钵满 >>>
离杭州市区最近的风景河段在萧山的衙前镇。这段水面开
阔,水流平缓,汩汩流过凤凰公园。两岸杨柳依依,水上古桥幽
幽,其中白鹤桥两侧用水泥仿石板铺的台阶,尽显古色韵味。运
河两岸是两条500多米长的衙前老街。
浙东运河,西起今滨江区西兴街道,跨曹娥江,经过绍兴
市,东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其中有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位
于绍兴市境内的山阴故水道。
山阴故水道始建于春秋时期。据说,这条故水道是越王勾践
因战备和富国强兵所需,动员全国军民挖掘的。在当时,这条故
水道的主要功劳是振兴越国经济,实现富国强兵。
到了汉代,浙东越地已依山阴、会稽两县界筑海塘,用来抗
拒潮汐的侵袭。山阴海塘绵亘百余里,被当地百姓称为“江南水
上长城”。如今的“水上长城”,被钢筋水泥加固后,还是当年
的样子,巍然壮观。
日本的“和服”,可能就来自“出口”的三国“吴服”
许多人都知道孙权与赤壁,但很少人知道,孙权也是兴办水
利、开发海运的一把好手,甚至开创了浙东与海外交往的先例。
由于杭州湾和长江口的浅滩与潮汐的影响,来自中国东南的
远洋大帆船大多在宁波卸货转驳,再由小船转运到杭州、长江沿
岸港口以及中国北方沿海地区。
当时,浙东可谓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的始发
地。浙东产物大多由宁波输出至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除了
浙东著名的民窑等陶瓷品是输出海外的“宠儿”,丝织品也很受
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