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运河文化读本
P. 76

运河文化读本
                Yunhe Wenhua Duben



                     不少人可能会问,这过塘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与中国大
                运河的申遗又有什么关系?

                     其实,过塘行就是专门替过往客商转运货物的“转运行”,
                按现在时髦的叫法,就是“物流中心”。


                货物需滞留西兴,过塘行应运而生



                     西兴是钱江古津,最早称为固陵渡。由于晋惠帝时期

                (290—306),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凿了浙东运河(即西兴运
                河),西兴成了运河源头。
                     而西兴又是西江塘和北海塘的交接处,所以承载着客运中转
                和货运中转的任务。

                     将过钱塘江的客人、货物要过塘翻坝后上内河船,运往浙
                东、浙南各地;反过来,浙东运河船上的客人、货物也要过塘翻
                坝上外江船,运往全国各地。但不能随到随运,在西兴有一定的

                滞留时间,这给西兴人带来了商机,于是出现了专替过往客商转
                运货物的“转运行”——过塘行。
                     过塘行当在明代就有,只是繁荣发展却在1842年“五口通

                商”以后。当时西兴正处于上海、宁波两个开放城市的中点,客
                货运输空前繁荣,过塘行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是西兴商
                业全盛时期的标志。

                     西兴为浙东运河之起点、水陆之要冲,南北客商、东西货物
                都须集此中转,故过塘行布满西兴上街、下街。据《西兴镇志》
                载,清末、民国时期,有过塘行七十二爿半,从业人员(挑夫、
                船夫、轿夫、牛车夫)达千人,成为西兴一大支柱产业。



                0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