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杭州运河史话
P. 14
杭州全书·运河(河道)丛书 杭州运河史话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现代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其所著《中国交通史》第三章《隋唐宋底
运河》中说:“隋唐底水道,合能通舟楫与不能通舟楫 者,总计之,凡‘三亿
二万三千五百五十九。其在遐荒绝域,迨不可得而知矣。其江、河,自西极达于东
溟,中国之大川者也。其余百三十五水,是为中川。其又千二百五十二水,斯为小川
也。若渭、洛、汾、济、漳、淇、淮、汉,皆亘达方域,通济舳舻,从有之无,利于生人
者也’(见《旧唐书· 职官志 · 水部郎中》下)。”(上海书店1984年版)这里的江、
河、渭、洛、汾、济、漳、淇、淮、汉等,都是天然的水道,且全都是自西而东,不能在
中国南北的沟通上发挥作用。所以,大运河在水道交通上的地位,比一般江河更
为重要。随着它的开通,从此天下利于运输。特别是在唐中叶以后,大运河更是成
为统治国家的支柱。
二、大运河开通对
杭州城市的巨大影响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对杭州城市的发展来说,影响十分重大。
首先,大运河的开通,迅速提高了杭州的地位,有力地促进了杭州城市的发展
与繁荣,使它成为中国东南地区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人们常说,杭州是座灵秀的城市,因为有水的秀丽、山的清雅。作为“五水共
导”的城市,杭州集江(钱塘江)、河(京杭大运河)、湖(西湖)、海(钱塘江入海
口)、“溪”(西溪湿地)于一体,历数杭州城市的发展轨迹,都与水相连,将依水而
建、倚水而兴的地理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自从京杭大运河开凿、贯通以来,杭州的
发展与大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杭州“因湖而名,倚河而兴”也就由此衍生。
杭州虽在隋代大运河开通之前,经济和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成为州治
所在,城市建设也稍具规模,但其地位北不及苏州、湖州,南不及越州(今浙江绍
兴)。随着南北大运河的开通,杭州因为浙东运河和浙西运河的形成,遂成为千里
运河线上的一大枢纽,将大运河的影响快速地向闽、粤、赣和长江中上游延伸,并
使其成为兼具河港和海港双重功能的极重要运河城市,都市政治、经济地位也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