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杭州运河史话
P. 140

杭州全书·运河(河道)丛书  杭州运河史话


                 细妲、河东子、黑遂、王铁儿(宋刻“王缺儿”)、交椅、夹棒(宋刻
                 “捧”)、屏风、男女竹马、男女杵歌、大小斫刀鲍老、交衮鲍老、子弟
                 清音、女童清音、诸国献宝、穿心国入贡、孙武子教女兵、六国朝、四国
                 朝、遏云社、绯绿社、胡安女(宋刻无“安”字)、凤阮嵇琴、扑胡蝶、
                 回阳丹、火药(宋刻“大乐”)、瓦盆鼓(宋刻无“盆”字)、焦锤架
                 儿、乔三教、乔迎酒、乔亲事、乔乐神(马明王)、乔捉蛇、乔学堂、乔

                 宅眷、乔像生、乔师娘、独自乔、地仙、旱划船、教象、装态、村田乐、
                 鼓板、踏橇(宋刻“踏跷”)、扑旗、抱锣装鬼、狮豹蛮牌、十斋郎、耍
                 和尚、刘衮、散钱行、货郎、打娇惜。其品甚夥,不可悉数。
                 在此背景下,著名艺人纷纷涌现,如著名的“舞绾百戏”演员有张遇喜、刘仁
            贵、宋(一作朱)十将、常十将、错安头、欢喜头、柴小昇哥、林赛哥、张名贵、花
            念一郎、花中宝等,而谢兴哥、花春、王铁一郎、王铁三郎四人以跳神鬼舞著称。
            (《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

                 宗教也极其发达。是时,临安佛道之盛甲于天下。据《咸淳临安志》卷七五《寺
            观一》“序”载:“今浮屠、老氏之宫遍天下,而在钱唐为尤众。二氏之教莫盛于钱
            唐,而学浮屠者为尤众。合京城内外暨诸邑寺,以百计者九,而羽士之庐,不能什
            一。”不仅佛寺道观众多,而且僧侣道士的人数也极为庞大。如灵隐寺最盛时,寺僧
            多达1700余人;与灵隐寺齐名的天竺三寺,僧人总数也在千人左右;净慈寺僧有千
            余人;集庆寺多达1250余人。据此来看,临安城内的僧道人数当有数万人之巨。




                    六、元代外国人眼中的杭州运河





            (一)元代杭州运河的航行及其浚治


                 元初杭州城区的运河交通,基本上保持了南宋后期的状况,城区的运河交通
            自成体系。当时从杭州到大都(今北京)的运河航程约需时两个月。如伊本·白图泰
            在游记中说:“从汗沙(即杭州)至汗八里城,为六十四日程。”但大都南下杭州的

            时间要短得多,据拉施特说,船从汗八里到行在(今杭州),其间约为40日途程。可
            见两者所需的时间相差约20天。
                 在这一时期,京杭大运河仍发挥着航行的作用。如元初南宋幼君、三宫及南宋


            130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