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内文
P. 150
138 流淌的精神 ——人文秀洲的 100 个故事
珍珠项链把沿途塘栖、新市、练市、乌镇、新塍、钱码头、盛泽和
平望等昔日繁华的集镇串联在一起,明晃晃,十分耀眼。其中乌镇
到新塍一段,笔直如削,俗云“烂溪直儱侗,两头使得风”,非常
形象。
烂溪上航运自古繁忙,钮世模《新溪棹歌》描述:“南去北来
帆影乱,好风不必问西东。”上世纪80年代,烂溪塘成为运河的
主要航道,港行部门将其称为“京杭大运河”。实际上,京杭大运
河在浙江境内有东、中、西三条航道,为区别中线烂溪塘,把从平
望至嘉兴,经石门、崇福,到塘栖的东线称为“京杭古运河”——
塘栖是中线和东线的交汇点。这是因为江南水网密集,相互纵横相
连,京杭运河在这里成为一个网络型的京杭运河水系。
除了船多,烂溪塘里的物产也丰富,最有名的是河蚌、银鱼
和簖蟹。这些物产都曾享誉一时,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一定的经
济收益。
但物产丰富、风景秀丽的烂溪,在历史上并不是时时都那么美
好。有些时期,避它唯恐不及。明朝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
在经过烂溪时,明知此地有美景美食,也不敢多作停留。他选择白
日,匆匆而过,并在游记里这样记述:“(从王江泾)直西二十
里,出澜溪之中。西南十里为前码头,又十里为师姑桥。又八里,
日尚未薄崦嵫(指太阳落山的地方),而计程去乌镇尚二十里,戒
于萑苻,泊于十八里桥北之吴店村浜。其地属吴江。”徐霞客为何
不到前码头(即钱码头),不到师姑桥畔歇夜,而是提早泊船,在
吴江的吴店村浜落脚?原因就在他记录里的“戒于萑苻”四字。
“萑苻”是泽名,《左传·昭公二十年》云:“郑国多盗,取人于
萑苻之泽。”“萑苻”之地,强盗出没,常于泽中劫人,凶险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