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6 - 内文
P. 216

204  流淌的精神 ——人文秀洲的 100 个故事











                                 源远流长的嘉兴灶头画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是嘉兴这片美丽神奇土地的写

              照。嘉兴的农村,“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有画必有意,有意
              必吉祥”。嘉兴灶头画起源于何时,至今无法考证,但是从有灶头

              起就有灶头画了。根据史料记载和传承人口述,应该是在距今500
              多年前的明清时期就存在了。

                  嘉兴灶头画的各种图案造型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和

              民俗文化内涵。清末至民国期间,灶头造型与现今雷同。新中国成
              立初,祭灶头画造型则融入了新的题材内容,除了《松鹤延年》
              《年年有余》等传统图案外,增添了“毛主席万岁”“社会主义

              好”等内容的图案。“农业学大寨”时期,有《毛主席去安源》

              《韶山红日》及山水风景;改革开放后,传统灶头画又重生了,而
              且有的商家将传统的吉祥图案烧制在釉面瓷砖上,镶嵌到灶头上,

              形成一种新型灶头画,并渐成风尚。进入21世纪,嘉兴灶头画又回
              归了,许多进入城镇的新居民们,仍旧要在其农村故宅中保留着

              那座花花绿绿的老灶头,尤其是那些农家乐、酒饭店经营者,大
              多有意聘请著名灶头画艺人专门为其打造一座五彩缤纷的花篮型

              烧柴灶。



                               精美绝伦的灶头与灶头画



                  要有灶头画,一定要先有灶。在嘉兴,只要你一走进农家厨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