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内文
P. 22

010  流淌的精神 ——人文秀洲的 100 个故事








                  集,故家旧事,往往能敷陈其本末,疏通其端绪;家世

                  仕宦,习闻国家故事,且及见嘉靖以来名人献老,讲求掌
                  故,网罗放失,将勒成一家言,以上史馆,惜其有志而未

                  逮也。其论诗,宗尚皮、陆,及陆放翁,与同时钟、谭之
                  流,声气歙合,而格调迥别,不为苟同。



                  后世学者对此作品的评价更高、更多。

                  《万历野获编》初编的成功,于沈德符自身来说是人生经历的
              一次蔚为壮观的小结,同时也是一个亮丽的转折点。万历四十六年

              戊午,也就是公元1618年,41岁的沈德符终于高中了举人。原以为
              从此就可以平步青云、揽月九天的沈德符踌躇满志,决定像父辈、

              祖辈那样大施身手、大展宏图了。可怜的是,第二年,在礼部会试
              中,沈德符再次铩羽而归,名落孙山。

                  “壮岁已去,记性日颓,诸所见闻,又有出往事外者。胸臆旧

              贮,遗忘未尽,恐久而并未尽者失之。”“遂不问新旧,辄随意录
              写,亦复成帙,续成前稿,名曰《续编》。”考场的失意,反而坚

              定了沈德符继续著书立说的想法。也就在当年,他再次离开了令他
              黯然神伤的京城而南返长溪老家,在辍笔十多年后重新操起了手中

              之笔,给《万历野获编》作起了续编,洋洋洒洒又是12卷。可悯的
              是,由于种种原因,直至崇祯十五年离开人世,沈德符都没能看到

              这部倾注了自己最大心血的作品刊行于世。
                  沈德符一生著述颇丰,除了《万历野获编》之外,《四库全书

              总目》中著录有他的《秦玺始末》一卷、《飞凫语略》一卷、《敝
              帚轩剩语》三卷、《补遗》一卷、《顾曲杂言》一卷,另有《历朝

              正闰考》十卷、《清权堂诗文集》一部。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