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内文
P. 24

012  流淌的精神 ——人文秀洲的 100 个故事








              河。为此,寺里的僧人见他的模样并不以为怪,由着他去。

                  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位形似落魄的读书人,他可是秀水县闻川市
              (今秀洲区王江泾镇)有名的大才子,姓沈名方,字仲方,是一名

              实实在在的秀才。沈方天资聪颖,自幼又酷爱读书,常常终夜不
              眠,以求作者之意,因此很小的时候就能吟诗作文了。稍微长大一

              些,他的名声更加远播。由于他读经不沿传注,经常自出意解,因
              此常令人捧腹大笑,但没有人敢嘲笑他,反而更加佩服他。但沈方

              的仕途并不是很顺利,直到明崇祯十四年辛巳(1641)才考取秀
              才,那时,他已30岁了。

                  沈方生性好奇耿直,又诙谐幽默,无论对谁,都坦言直指,因

              此不太招为官者的喜爱,在考取秀才后便难于再向前迈越了。但他
              心怀天下、心系百姓疾苦,满腔才学,总想为国出一份力。就在他

              考取秀才后不久,有一次,他趁着闲暇去海溪(今浙江青田县海溪
              乡)游学。当他到了那里后,眼前的景象让他心悸不已:干裂的

              田地间不时地可以看到倒卧的尸体,面黄肌瘦的老百姓拖儿挈女地
              出去乞讨。面对此情此景,他直入州府,用自己平生所学,冒生

              命危险,呼吁官府开粮仓赈灾。浙江的漕臣听他慷慨激昂陈述国
              与民的关系,听他十分动情地叙述所见所闻,都被他的才情和精

              神所感动,便上书漕运总管史可法。史可法接到浙江漕臣的书信
              后,急忙下令开仓救灾,活人无数。这是沈方用好平生所学的一

              个生动例子。
                  至此,细心的人定早已看出这位读书人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已

              经历了两个朝代:明——清。不错,从通俗意义上来说,这位沈大
              才子是明末清初人。

                  那么他此番前来东禅寺又为了什么呢?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