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5 - 内文
P. 345

和合|三月半庙会       333








                            小凳,前端挂有绣花桌围,凳上摆着香烛,男孩扮成神童模样,三

                            步一跪,四步一拜,边走边拜,口唱“拜香调”,并有胡琴笛子伴
                            奏,曲调优美动听。还有“调马灯”“地戏”(类似今之活报剧)

                            等等。
                                其间有杂技“走高跷”(俗称“高脚人”)。旧时新塍镇街道

                            狭窄不平,过河又都是石阶高桥,因此“走高跷”的难度不言而
                            喻。踩高跷者全部化妆,比如扮成唐僧师徒、济公和尚等。高跷上

                            的表演者正好够得上沿街二楼的窗户,那些开窗看表演的大姑娘小
                            媳妇与之面对面近距离接触,于是,“猪八戒”本性暴露,光明正

                            大打情骂俏大吃“豆腐”,引来阵阵哄笑。扮“地戏”的也是化装

                            游行,许仙白娘子、虾兵蟹将都有,尤其是蚌壳精男扮女装,故作
                            娇态嗲腔,围观者开怀大笑。就地表演的如“鬼保长强飨饭”,扮

                            演鬼保长的撑顶几无伞面的破伞,送饭的端一张竹筛,内盛一把黄
                            豆,筛动黄豆“唰唰”有声,左躲右闪,甚至在地上翻滚而黄豆不

                            能倒出外面,“鬼保长”则腾跳扑跌作抢食状还耍耍那顶破伞。此
                            二人没有相当武功绝对演不了。

                                还有“飞钢叉”(俗称“使钢叉”),它以两根各长50厘米的
                            短棍,使一把略长于短棍的小钢叉,在两棍之间滚、旋、飞、腾,

                            边行边耍,不使落地,绝非易事。再有“甩火流星”,用两个燃红
                            了的炭墼置于两个小铁丝网中,边行边甩,犹似“蝴蝶双飞”。

                                此外,尚有武士式的“臂香”,令观者心惊。它以10—20只小
                            钢钩,上端钩住左(右)前臂下的皮肉,下端用绳子悬宕着一只锡

                            香炉(或石香炉),大小重量不一,以各人承受力而异,一般为10
                            公斤重,平举而行,为防止皮肉干燥,手臂以湿毛巾盖之,并不时

                            喷水。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