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7 - 内文
P. 397
工匠|小小园林曝书亭 385
籍。而抬梁式的木构架、月梁、童柱等,则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特
色。”听着专业术语和对房屋结构的分析,我不得不佩服他广博的
建筑知识。
移步往南,我们来到了曝书亭前。我抢着说:“这座四面通风
的建筑,四角放置的矮墙坐椅和美人靠,正合朱彝尊‘短槛虚棂,
便于散帙’的初衷。”朋友笑着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座
建筑采用的是斗拱相接,歇山嫩戗,上翘的屋脊正好给门楣增添了
亮色,使游人的眼光能注重在北檐下的‘曝书亭’匾额,更加突出
了曝书亭的重要性,这是清式园林木构建筑的经典做法。”
驻足于六峰亭前,朋友解释说:“这座小巧玲珑的六峰亭虽然
与曝书亭的式样类似,但好就好在建造在高低错落的假山之上,可
作为制高点俯瞰整座园林,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是呀是
呀,建造者借此亭来增加园林空间的景深,获得多层次的视觉感受
是古人自然观的一种表达。”我不禁也略有同感地赞叹起来。
穿过南北向的甬道,转过池上曲桥,我们来到娱老轩前,朋友
沉思了一会说:“这座朴实无华的建筑,如同经历沧桑的老人伫立
水边,虽然没有潜采堂、曝书亭那样的轻盈,但两侧墙上所开的八
角窗看起来非常别致。歇山屋顶、灰埂平脊、盘花装饰,处处体现
着传统特色。”
穿过月洞门,不觉又回到了醧舫,我们又休息了一回。朋友喝
着茶说:“这醧舫也很有特色,你看这里三面临池,就像是一艘
画舫。南侧窗户落于美人靠之上,开启后可坐观园景,倘若窗户
全部打开,可环视周边景物,犹如观赏长幅画卷,真是十分美好
的消遣。”
休息片刻后,两人又来到曲桥上。朋友环顾四周,缓缓地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