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内文
P. 75
志学|鞠躬尽瘁倪嘉缵 063
1961年,学成回国的倪嘉缵想继续他在苏联的研究——二价铂
的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却因国内外形势变化,中苏关系恶化而难
以为继。其时,我国正在积极研发原子弹,需要从留苏回来的人里
挑一批年轻人去从事核燃料的研究,倪嘉缵便是其中之一。
1972年,倪嘉缵调回研究所,从事太阳能电池研究。虽然他从
化学跨入半导体物理的领域,有些陌生,但他依旧担负起一位开拓
者的角色,带领全组,从头干起,短期内便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起
来。不久,他又因重建长春应化所具有优势的稀土化学研究室而调
动工作,被任命为稀土化学研究室主任。
1978年,倪嘉缵被任命为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他在科
学管理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并以出色的科研工作成绩和组织才
华在核燃料化学及稀土化学方面赢得了一定的荣誉。1980年春天,
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与数学家杨乐、生物物理学家梁
栋材等,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科学家之一。
1984年8月,倪嘉缵收到钱学森教授的一封来信,信中希望他
打好“稀土”这张牌,成为稀土研究的领头人。倪嘉缵看后颇有
感触……
当时,稀土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农业,但对人体是否有害,尚
不清楚。因此,稀土对动物体的作用机理如何,对农业、畜牧业有
“害”还是有“益”,都是亟须解决的课题。当国家委以重任,虽
已年过半百的倪嘉缵义不容辞地又一次奋斗起来。面对新情况,他
决定重新学习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知识。经过夜以继日的
工作,他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了稀土毒性与剂量及形态的关系,发
现了小剂量稀土对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他所承担的应用项目“稀
土光转换农用薄膜的研制”属国内首创,并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