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10

良渚、瓶窑两镇毗邻区域4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它们的密度是

              那样大,以至于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大遗址。狭义的“良
              渚遗址”或“良渚遗址群”已成为这一大遗址的特指称谓。超大
              型礼制性中心遗址,墓葬所折射的巨大贫富分化和等级差异,以

              玉器为主要载体的礼仪系统,庞大土建工程所需的社会组织结

              构,无不体现了王权的特征。以“神人兽面”图符为象征的神灵
              崇拜,显现了这个原始国家的神权性质。这个图符也被视为“神
              徽”,它是良渚时期太湖流域整个文化共同体的族群标志。毫无

              疑问,良渚文化已迈入文明的门槛,有了初级阶段的国家机制。

              这样的政治实体,研究者称之为“古国”。
                  现在我们知道,在这片山地边沿的冲积土壤上,良渚先民的
              身影几乎穿越了良渚文化发展的整个时空,并且持续强盛了数百

              年。良渚地区成了良渚时期无与伦比的浩大都邑,这里存留的各

              类古代遗迹和遗物,其规格、数量和品质都远远超出了其他地
              区。它所演绎的古国文明的灿烂辉煌,足以表明三代之前的远古
              中国,南方文化的各种成就绝不逊于北方。良渚文化以及汇聚其

              精华的良渚遗址群虽然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但它所创造的物质成

              就和精神内涵已通过各种方式融入了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良渚
              地区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圣地。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