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4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184

杭州全书· 良渚丛书  良渚文明的圣地







































              塘山外貌

              个塘山进行摸底查访。查访后得知,塘山与北部的大遮山丘陵南麓坡脚大致并

              行,基本呈东西走向,西起瓶窑镇毛园岭,东至良渚镇卢村,自西向东跨越瓶窑
              镇毛园岭村、西中村、河中村以及良渚镇石岭村、上溪村共五个自然村。现存总
              长约4.5公里,宽20—50米,高度2—12米。遗址在毛园岭村西端呈弧形,西中村
              有一处拐折,河中村有一处鼓突和一处拐折,石岭村有一段曲拐。值得关注的
              是,在河中村还有一段分成并列的两支,中间形成一条20多米宽的狭长通道。这
              段双岗的西侧,还有约1公里长但不很规则的双垣体,它与河中村这段双岗绵延
              约2公里,中间还有几处交集。遗址上散布着一些农户,土丘上的植被以早竹和
              茶树为主。遗址西段北侧有几个大水塘,大多顺着塘山呈长条形。因为塘山跨越
              的地界很大,各村的叫法都不相同,有的叫它“龙山”、有的曰“ 黄山”。因

              整条塘山有9个缺口(通道),也有的称之为“九段岗”、“九条坎”。
                  1997年4—6月,王明达又派赵晔和丁品分头在塘山的卢村段和猫儿弄段试
              掘。卢村段揭露面积约100平方米,探明良渚文化堆积被战国层叠压,第②、第


              174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