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钱塘江医药
P. 137

第四章  近代钱塘江医药
































                                     施今墨医学题词                                   施今墨处方


                  孔蔼如,名庆莱,生于1886年,卒年不详,萧山人。1902年中秀才,后毕
              业于日本庆炎大学,得化学学士学位。回国后,应商务印书馆之聘,编辑《化
              学》。因身弱多病,才钻研医学。1926年,其任教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生平服
              膺徐灵胎学说。当时西医治误甚多,蔼如目击心伤,著成《诊余痛言》以救时
              弊。其重视辨证论治,反对以一定之死方治万人之活病,可谓善于学习者矣。蔼
              如持论偏激,著《鞠通发挥》、《孟英问难》等,对吴、王二氏提出了批评。其
              能诗,为南社社员。

                  周宝华,生于光绪十七年(1891),卒于l956年,享年66岁,萧山人。其幼
              随父玉泉学医,后拜绍兴东浦名医陈友生为师,攻读益勤,精研伤寒、温病。其
              认为南方无真伤寒,多系温热,萧绍一带地处卑湿,纯属温热不少,多兼湿邪
              为患。1921年,迁居桐庐县城行医,屡起沉疴,声名远播,求诊者接踵而至,在
              寓、桐、新3县名噪一时。宝华喜书藏,善翰墨,爱书法者常藏其处方而临摹。
              平生诊务繁忙,诊疗心得随时附记于医籍之上。因其医术精湛,深得病家爱戴,
              病家曾赠联云:“一卷青襄传世宝,万枝红杏长春华。”
                  华钧珊,原名光翼,字壶隐,萧山人。家世以儒通医,薪传6世。父西岳,
              字艾卿,太平天国后以名孝廉而隐于医,医名甚著。钧珊幼承家学,精于文艺,



                                                                                     125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