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钱塘江医药
P. 170

杭州全书·钱塘江丛书  钱塘江医药文化


              县西药店9家,从业人员25人。这些药店大多数是批零兼营,经营进口和国产药
              品,桐庐城关成大生号、袁延寿号、分水永庆堂、济德堂等药房都有药剂师、坐
              堂医师,看病以处方撮药,同时药工能自制十滴水、红汞、碘酒、紫水、药膏等
              小成药出售。

                  富阳县仅鼎和大药房、袁德一国药店兼营西药,供应品种有磺胺嘧啶、消炎
              片、阿的平及糖浆、药膏、眼药水等。
                  民国14年(1925),梅城镇太和布店、万松镇中西大药房开始经营西药。梅
              城镇太和布店有阿司匹林、奎宁丸、九一四药膏等二十多个品种,万松镇中西大
              药房兼售中西药(械)。民国8年(1919)至民国38年(1949)间,建德、寿昌
              两县先后开设4家新药店。新中国成立前,药价昂贵,贫苦群众无力求医撮药。
              20世纪30年代,一帖普通中药需银币四、五角,一粒“拜尔”阿司匹林售一角
              二分。40年代,一瓶十万单位盘尼西林(青霉素)折合大米180斤。新中国成立
              后,从1956年开始,国家先后多次大幅度降低药价,减轻人民负担。

                  1947年,淳安县有西药店4家。
                  又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浙江各市县中西药店如下:
                  萧山中药店114家、西药店12家,清朝中药店3家。
                  桐庐县中药店101家,西药店9家,清朝中药店1家。
                  富阳中药店94家、西药店3家。
                  建德中药店129家、西药店6家,清朝中药店2家。
                  海宁中药店98家、西药店11家,清朝中药店9家。


                  表19  1940—1944年钱塘江流域部分县中、西药商调查统计表


                             1940年                 1941年                 1944年
                  县
                      西药房数 中药店数 西药房数 中药店数 西药房数 中药店数
                  名
                       专    兼     专    兼     专     兼    专     兼    专     兼    专     兼
                       营    营     营    营     营     营    营     营    营     营    营     营

               新登                                                             101
               桐庐      1          38          1                                6
               建德                             2                     1          4

               淳安                                  2                2          4


              158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