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钱塘江医药
P. 171
第四章 近代钱塘江医药
第五节 食品卫生
民国时期,杭州市府及卫生管理部门比较食品卫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
规,食品检疫部门深入杭城及周边县城定时抽查食品安全工作。杭州市肉类消费
以猪肉为大宗,时有病、死猪混售市场。1936年夏季,杭州市屠宰业私宰病猪及
售卖不洁猪、羊等肉类,最易发生疾病。杭州市府认为必须将专门屠宰场屠宰的
肉类供给市民,有利于民众的身心健康。查1936年5月因不符合管理规则,吊销
营业执照者,有清洁路协泰祥羊肉铺、南星桥大街顺记猪肉铺、凤山门菜场唐炳
荣等猪肉店。经卫生稽查员组长查获私宰猪、羊,送局罚办。同时,杭州市府指
派技术员实施生畜宰前、宰后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萧山县城乡居民多饮用江、河、溪沟、池塘水。水
质污染严重,常导致时疫流行。至1949年4月,全县有石砌井450口,大都分布在
城厢、临浦、戴村等地,却年久失修,水质较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淳安县城乡居民以饮溪水、江水为主,辅之少量井
水。
民国29年(1940)至民国37年(1948),海宁县城乡居民除硖石、盐官等镇
部分饮用井水外,其余饮用河、塘水,极不卫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海宁
各集镇码头、闹市任意摆设饮食摊位,卫生状况极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淳安县食品卫生隶属警察局卫生警察管理。国民政
府虽于民国18年(1929)、20年(1931)两次发布训令,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制
订和发布《淳安县食品卫生取缔规则》,因限于一般号召,收效甚微。
第六节 环境卫生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处东南沿海的杭州屡遭帝
国主义列强侵略,素有文化之邦、景色秀丽的杭州,自然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