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市域治理现代化杭州范例
P. 84

市域治理现代化杭州范例




                  好在经过21天冲刺,2018年1月26日,申遗正式文本终于审校完毕,
              文本编制工作也画上了句号。2018年1月29日,正式文本提前送达位于法

              国巴黎的世界遗产中心,这也让申遗团队松了一口气。

                  据了解,整套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文本包含了20件资料、200余万字,
              多达5330页,囊括申遗文本正本、附件材料、大比例尺地图和光盘,客观

              呈现了良渚遗址发现、发掘、研究、保护、传承、利用的历史全景,是目

              前中国提交的申遗文本中最厚的一本。



              大数据时代创新遗产保护

              关停石矿、拆除建筑物、复耕复绿
              尽最大可能减少对遗址本体的干扰


                  良渚申遗成功后,杭州作出庄严承诺:将严格遵守《世界遗产公
              约》,以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精神,把这一厚重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

              好、利用好。

                  然而,良渚古城遗址属于超大型和超复杂型考古土遗址,其巨大规模
              和复杂程度全球罕见。特别是遗产区和缓冲区共114平方公里,范围大、

              遗存要素多,周围建设压力大,各种情况复杂,保护难度很大。如何能护

              其周全?这成了杭州所面对的第一道难题。
                  其实,成立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编制遗址保护总体规

              划、关停厂矿企业、迁移交通要道、改陈良渚博物院、开建良渚古城遗址

              公园……此前每一项开发保护举措,都是杭州守护文化瑰宝的体现。
                  2000年以来,杭州决心用两年时间关停良渚古城遗址周边的31家石矿。

              昔日的采石场、化肥厂,如今已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此外,余杭区还停

              用了横穿莫角山宫殿区的老104国道,在该区块600余亩空地覆盖绿植,并出



              0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