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内文
P. 187

历代文献记载中的皋亭山         181



               北使宴于都亭驿,命宰相陈康伯押伴。乙酉,北使入辞。中书舍人洪遵兼权尚
               书礼部侍郎。丙戌,北使施宜生等出国门。故事:北使以八日出门,九日宴赤

               岸。至是宜生等不肯用例。是晩抵赤岸,宴罢即行。
                   《两朝纲目备要》卷一○《宁宗》 (开禧三年四月)丁卯,召杨辅赴行

               在奏事。侂胄既殛死。按:侂胄死在仲冬,距此时尚七月目内,因杨辅、刘师文追赴行在,为
               侂胄死后,事遂先著于此,而不为标明年月。盖此书体例,前后错出,往往如是。杨公辅、刘公

               师文皆奉诏追,杨公力辞,刘公先至赤岸,草奏言:“蜀中盗贼群聚,皆有其

               故。军旅之内,物情日益猜阻,惟早召安丙一日,则有一日之安。边头诸事,
               权付利东安抚刘甲足得商量,循理而行。岘首之除章,不及上而安。公遂除制
               置大使。又六年,而后罢焉。

                   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三五《山川一四·河》 赤岸河,在赤岸南。

               自运河入,通高塘、横塘诸河。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二《城内外河》 赤岸河,在赤岸。自运河入,

               通高塘、横塘诸河。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一《委巷丛谈》 蔡官人塘河,在艮山门

               九里松塘东。由姚陡门通河渎(一作“ ”)店、汤镇、赭山止,其西南接后
               沙河,东北达赤岸河。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一《委巷丛谈》 赤岸河,去城东北三十五
               里赤岸南。自运河入,通高塘、横塘,西接蔡官人河,东北达施何村河。

                   雍正《浙江通志》卷五三《水利二·杭州府下·仁和县(城外河道)》
               赤岸河,在赤岸之南。自运河入港,通高塘、横塘诸河。去城东北三十五里。

                   清翟均廉《海塘录》卷三《建筑一》 政和二年,兵部尚书张阁请修江

               塘,从之。《宋史·河渠志》:政和二年七月,兵部尚书张阁言:“臣昨守杭
               州,闻钱塘江自元丰六年泛溢之后,潮汛往来,卒无宁岁。而比年水势稍改,

               自海门过赭山即回,薄岩门、白石一带,北岸坏民田及盐亭监地,东西三十余
               里,南北二十余里。江东距仁和监止及三里,北趋赤岸                              口二十里。运河正出

               临平下塘,西入苏、秀。若失障御,恐他日数十里膏腴平陆,皆溃于江。下塘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