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内文
P. 78

072  “一带一路”与皋亭山




              米一厘米地谨慎地向下挖。每挖掉一层土后,都用平头小铲一寸一寸地把发掘
              面刮得平平整整,刮好后,才直起酸痛的身体,边擦汗边用眼睛瞪着发掘面,

              在确认无遗迹现象后,继续向下挖。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熟土二层台逐渐显露出来。二层台上铺有一层木炭

              碎屑。对于考古人来说,这些木炭正是梦寐以求的“宝贝”。它们是古代高级
              墓葬中用于隔潮防水的木炭层,表明此处有高等级大墓。眼看多日的辛勤汗水

              终于能获得回报了,工作人员们抑制着激动的心情,心底里鼓励自己,不要

              急,要小心加小心!为了不破坏墓中的文物,连小铲也不再使用,而是改用一
              头削尖的竹片,蹲在地上一点一点地往下抠土。这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不起
              身。某天下午,一位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掀开一块土。突然,一道刺眼的光

              芒闪过,那是一束反射光。他定睛一看,脚下的泥土中包裹着一件晶莹闪亮的

              东西。工作人员屏气凝神,极其小心地用竹片一点一点地拨开覆在物体上的泥
              土。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谨慎清理,一个杯子的轮廓显现出来。那是一个横躺着

              的杯子,通体平素、透明,没有任何纹饰,略带琥珀色。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
              的原始瓷器,考古人员初步判定其年代应该和墓葬的年代一样,都是战国时期

              的,但并不能立即判断杯子的材质。
                  正是考古人员精准细致的工作,使一件件珍宝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

              目”。墓中不但出土了水晶杯,还有原始瓷器、玻璃器、玉器、玛瑙器等大批
              珍贵文物(图3)。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这件杯子。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

              丰硕的成果,大家打量着这座大墓,愉快地笑了起来。
                  这是一座有斜坡墓道的土坑墓,坐西朝东,平面呈“甲”字形。东西长约

              40米,南北宽约25米。墓坑壁面及墓道两侧壁均拍打整修,平坦光滑,坑内填

              褐色五花土。墓底东西长14.9米,南北宽5.4米。墓道位于墓室东壁正中,呈东
              西走向。墓底的棺床宽约1.8米,两侧各有一条排水沟。半山战国一号墓是杭州

              地区首次发现的大型先秦墓葬,也是浙江省发现的最大的先秦墓葬之一。
                  从一号墓的规模、形制及现存随葬器物的内涵和数量来看,墓主应该是半

              山一带的行政长官或军事首领。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