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内文
P. 74

068  “一带一路”与皋亭山




              亦一奇也》:“归舟火急趁花期,作冷开晴故弄姿。粉洒乱红飞雪里,金泥碎
              锦夕阳时。云山烟水如相护,酒幔茶樯任所之。万事豪华付公等,天公此段独
                       ꨁ
              吾私。” 又《过横山饭伏虎禅院》:“榔栗横拖去,登临不用扶。寒香接天
              影,岚色上花须。馔净僧分供,庭空客与娱。平生到难处,结习付圆蒲。”                                      ꨂ

              又《宿皋亭山下田家》:“山中无节物,新月在茅檐。主人肯留客,遂为信宿
              淹。夜久春气和,露下衣微沾。步步踏梅影,画格参浓纤。悄然诸峰静,不觉

                                                   ꨃ
              更漏添。归寻一枕梦,酒家指青帘。” 厉鹗的诗词中,不仅有平淡的皋亭民
              居生活,也有皋亭山下僧人的“素馔”生活,朴素而美好。有关皋亭山上与佛
              教饮食生活有关的诗词中,清人符之恒《宿佛日净慧寺》诗较为著名:“三门
              悬夜锁,法鼓传中堂。晚饭供伊蒲,食罢循空廊。哦诗忆林月,明星艳微光。

              登楼面前山,白云空茫茫。静坐领众妙,逆风闻华香。茶清人思隽,梦浅春宵

              长。灯昏侧残膏,照我小长床。伫听鸡三号,快历幽愿偿。”                              ꨄ
                  因清明节而上皋亭山拜半山娘娘或赏桃探春或修禊祈福的民俗诗词中,多

              有涉及饮食内容。有“嘉禾八子”之称的清代书画家董潮《舟泊半山》云:
              “去秋三度临平路,今日重来值禁烟。寒食杏花山店酒,春风杨柳寺门船。

              田园归计知何日,鸥鸟相思又隔年。坏壁闲寻旧题句,雨昏残墨尚依然。”                                      ꨅ
              清人钱师曾《辛未三月十日,许丈芋园(学范)招同梁谏庵(玉绳)、项秋

              子、朱根石诸艮麓诸丈,载酒皋亭,观桃有作》中有句云:“何人泼浓黛?
                                                        ꨆ
              衬得燕支透。山色似春烟,桃花似春酎。” 清人江镛所作《皋亭看桃花,
              兼以修禊,分得“会”字用九泰全韵》中有句云:“叔重诗兴狂,开筵举酒


              ꨁ〔清〕厉鹗:《晓次临平,风雪大作,晡至皋亭,始晴,三十里中桃花正盛,亦一奇也》,见
                董兆熊注,陈九思标校:《樊榭山房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422页。
              ꨂ〔清〕厉鹗:《清名家诗丛刊初集·厉鹗诗》,广陵书社,2006年,第261页。
              ꨃ〔清〕厉鹗:《清名家诗丛刊初集·厉鹗诗》,广陵书社,2006年,第406页。
              ꨄ陈棠、姚景瀛:《临平记再续》卷三,见《杭州运河文献集成》第5册,杭州出版社,2009年,
                第340页。
              ꨅ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九一,闻石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第3804页。
              ꨆ钱师曾(生卒年不详),字唯传,号蕙窗,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举
                人。著有《静存斋诗集》。钱诗见《国朝杭郡诗续辑》卷二七,清光绪二年(1876)钱塘丁氏
                刊本。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