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内文
P. 84

078  “一带一路”与皋亭山






                  五、国宝主人或曾镇守半山



                  杭州半山一带曾是越国的辖域。公元前473年,句践攻灭吴国。公元前471

              年,句践与诸侯会盟于徐州,登上了号令天下诸侯的政治舞台,成为雄霸一时
              的东南霸主,位列“春秋五霸”。但好景不长,大约在公元前306年,楚怀王利

              用越国内部不稳定的机会,兴兵伐越,杀了越王无彊,占领越国领土,改越地
              为江东郡,杭州半山从此被纳入楚国的版图。

                  春秋战国时期,半山石塘、刘文村一带已经是水陆交通要冲,不仅扼浙江
              和古太湖河口湾合流之地,有舟楫之利,也可直通钱塘江和德清、余杭、湖

              州、苏州等地,是越国水兵进入古太湖河口湾后休整及补充给养的场所,是重

              要的军事基地。越人习于水战,便于用舟,以船为车,以桥为马。石塘、刘文
              村之间的丘陵缓坡、背山面水的地形,尤其是水陆交通的便捷,使半山一带成

              为越人建立城池的优选之地。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杭州地区大规模考古工作的展开,在以半山石塘

              为中心,包括刘文村、沈家浜、水洪庙、老鸦桥、南山等在内的区域,陆续发
              现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元明时期的墓葬、居址、窖藏、水井等遗迹上千处,尤以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遗迹最为密集,表明半山石塘一带早在战国时代已经是人口
              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可能存在过城市。

                  根据考古调查,在以石塘村为中心,南起刘文村,北至南山,沿320国道线
              的区域内,分布着大量的战国、秦、汉墓冢。尤其是以石塘、沈家浜东面的黄

              鹤山、皋亭山为中心的区域内,密集分布着大型墓葬,这些大墓主人的身份同

              战国一号墓的一样,是战国到秦汉时期的行政长官、军事首领及其亲属,或是
              贵族。而其驻地极有可能就在半山石塘附近。而水晶杯的主人,战国一号墓的
              墓主,或许正是楚国灭越国之后,镇守这一地区的楚国行政长官或军事首领。

                  半山地区几座大型墓葬的发现与发掘,不仅为世人揭示了大批珍贵文物,

              更重要的是将杭州地方史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探寻“最早的杭州”提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