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杭州党史故事
P. 170
2020年6月12日 星期五 2
要 闻 一版责任编辑:侯英帅 本版责任编辑:倪宇翀 版式总监:俞 帆 Hangzhou Daily
寻
经 味 杭州党史
典 百年经典故事
1982年1月,中共中央转发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下发后,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市农村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截至1983年底,
全市农村36424个生产队中,实行联产承包制的已有36112个,约占总数的
99.1%,全市98%的大田作物、82%的集体山林、90%左右的山塘、90%的
社队企业,都实行了联产承包制。至此,包干到户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的主要形式,基本普及到全市农村。
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家
各户使用,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这场变革,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
农村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内在动力,而且冲破了“三级所有、队为
基础”的模式框架,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迈出了决
定性的一步。
破土:“把田给分了!” 从借粮到分田,一场自下而上的变革
“1978年秋天,那天,就像今天这个时候,太阳快升到山顶了。”
陈传道望着窗外的天空,燃起一支香烟,讲起40多年前那个改写历史的时
刻,“马啸公社书记章文辉悄悄召集了我们浪广和隔壁方家两个大队的干
部社员开会,会议的内容就是想‘把田给分了’。”
那时,陈传道还是个30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却已经是临安马啸公社浪
广大队的大队长。
“分田?”当时,国家实行集体经济的人民公社体制,分田单干、包
产到户是政策所不允许的,“章书记说,分田的意思就是‘保证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隔壁的安徽已经开始这么干了。”
事实上,当时整个浪广大队866口人,守着400多亩薄田,却吃不饱,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