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杭州运河史话
P. 127

第三章  杭州运河的繁荣


                     湖边园圃,如钱塘玉壶、丰豫渔庄、清波聚景、长桥庆乐、大佛、
                 雷峰塔下小湖斋宫、甘园、南山、南屏,皆台榭亭阁,花木奇石,影映湖
                 山,兼之贵宅宦舍,列亭馆于水堤,梵刹琳宫,布殿阁于湖山,周围胜
                 景,言之难尽。东坡诗云:‘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正谓
                 是也。……春则花柳争妍,夏则荷榴竞放,秋则桂子飘香,冬则梅花破
                 玉,瑞雪飞瑶。四时之景不同,而赏心乐事者亦与之无穷矣。

            《咸淳临安志》卷三二《山川一一·湖(上)》也曰:
                     西湖,在郡西,旧名钱塘湖,源出于武林泉,周回三十里。自唐及
                 国朝,号游观胜地。中兴以来,衣冠之集,舟车之舍,民物阜蕃,宫室巨
                 丽,尤非昔比。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四《委巷丛谈》同样认为西湖风景兴盛于南宋:
                     西湖巨丽,唐初未闻也。自相里君、韩仆射辈继作五亭,而灵竺之胜
                 始显;白乐天搜奇索隐,江山风月,咸属品题,而佳境弥章。苏子瞻昭旷

                 玄襟,追踪遐躅。南渡已后,英俊丛集,昕夕流连,而西湖底蕴,表襮殆
                 尽。虽其时法禁舒假,长民者得以适性徜徉,而府库充盈,羡余可举,闾
                 阎康裕,募化有资,故寺观日益。且高僧
                 真士,又得与达官长者,倡和逍遥,故妆
                 点湖山,愈加繁媚。
                 南宋临安西湖这种“山外青山楼外楼”
            的风景布局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今日杭州
            西湖风景区不同凡响的特色。



            (三)空前繁荣的都市经济


                 杭州真正成为“地上天宫”,变成全国
            经济的中心,实始自南宋定都临安以后。楼钥
            《钱塘县厅壁记》云:“钱塘古都会,繁富甲
            于东南。高宗南巡,驻跸于兹,历三朝五十余
            年矣,民物百倍于旧。”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手工业生产中心,其
            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门类齐全。其中丝绸
            纺织、陶瓷、印刷、酿酒、造船、文具及军器                                          南宋官窑贯耳瓶


                                                                                   117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