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9 - 内文
P. 449
家族|新塍镇上的屠氏 437
们终于长大成人。屠渭阳为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谨守母亲的“慈
训”,于是“以勤慎颜其楼”。“勤慎”,即“勤以持家,慎以守
身”之意,而他也用自己的一生守护着、践行着这一“慈训”。我
们来看新塍诗人郑镰的一首《新溪棹歌》:
勤慎楼边半夜霜,白头教子一灯凉。明朝定有慈乌
下,萱草抽如鹄觜黄。
你会想象这样一个画面:深秋之凉夜,霜浓雾重,在微弱的青
灯之下,一个白发苍苍的母亲在悉心教导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在
认真地听着,孩子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羔羊跪乳,乌鸦反哺,母
慈子孝,这难道不是人间最美丽的风景?
我们再来看屠渭阳的《六十自述诗》:
不觉流光六甲周,楼头兀坐正多愁。生无诗礼趋庭
训,惭负宾朋截发留。终亩耰锄勤十指,倚栏雪月豁双
眸。北堂提耳言犹在,追忆潸然不自由。
母亲的勤俭朴素,母亲的任劳任怨,母亲的谨慎细心,母亲的
谆谆教诲可以说影响了屠渭阳的一辈子,以至于他年近花甲时想到
母亲还潸然泪下。
对于屠笛楼,新塍人都知道他天资聪颖,自幼饱读经书,曾获
三年一次的省考“乡试”第一名,授职候补知县。他还做过清朝同
治年间(1862—1874)的平阳县“士学正堂”(相当于现在教育局
局长)。屠笛楼也是嘉兴知府许瑶光的得意门生,而许瑶光和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