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内文
P. 50
038 流淌的精神 ——人文秀洲的 100 个故事
作宾门下,由原嘉兴县县长王梓良和原浙江省党部书记长谈益民两
人具保,几经周折才得以入台。
1951年,严一萍携自己研究的甲骨文著作《殷契征医》求见
董作宾,《殷契征医》一书将甲骨文文字中卜病之辞考释了400余
片,而且把中医渊源的追溯早及殷商。严一萍深得赏识,董作宾也
以《殷历谱》相赠。此后,严一萍开始往返台湾大学研究室和中研
院史语所,以弟子之礼请教董作宾,勤勉不怠,学乃益进。
1952年,严一萍在治学之余,为了能让研究甲骨文的著作有地
方出版,为了能让线装书特别是珍本、善本古籍保存得更久,更是
为了能发扬民族历史文化,便在台北市重庆南路设立了艺文印书
馆,并亲自担任经理兼总编辑。在他和同仁的努力下,艺文印书馆
出版发行了一系列甲骨文研究著作以及在国际图书界较有影响的书
籍。1968年,严一萍计划前往美国拓展书店事业。1973年,严一萍
开始旅居美国,他的甲骨文研究也向纵深发展。
严一萍的女儿严喆民回忆道:“自移居美国后,父亲最高兴的
就是可以专心研究写文章,直接能取得大陆新出版的学术论文,对
他的研究非常有帮助。如果来信或论文是英文的,父亲便交待我把
文内大意翻译出来。碰到一些我不知道的甲骨上的英文译名,我就
念发音给他听,再由他加入中文。”可以想见,习惯说嘉兴土话的
严一萍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研究甲骨文需要多大的恒心与毅力。在
他心中,甲骨文如同他的生命,渗进了他的血液。
1978年,严一萍撰写了《甲骨学》一书,该书对甲骨文的传
拓、辨伪、缀合、钻凿、占卜、断代、文字艺术、辨字识字、文例
和甲骨文的前途与展望,都作了详尽的阐述,社会影响极为深远。
《甲骨学》一书,成为70多年以来第一本针对甲骨学自身研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