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168
杭州全书· 良渚丛书 良渚文明的圣地
桩,且保存状况更好。两条灰沟北坡分别设有用石块铺垫的埠头,其中G2埠头
的周围堆积着大量食用后弃置的螺蛳壳、蛏子壳、蚌壳等水生贝类,其中还夹杂
着鱼骨的残骸。
除了大量黝黑发亮的黑衣陶片,一批保存较好的漆器鲜亮面世。平底、收
腹、敞口的觚形漆器是新发现的器种,经拼对至少有8个个体。在崧泽文化和马
桥文化中都有陶觚,中间阶段的良渚文化至今不见陶觚却冒出了漆觚,个中缘由
耐人寻味。多个漆觚的腹部雕凿有两组螺旋形的突弦纹,其中一件的两组突弦纹
内用红漆线填以黑漆描画着变形的云纹。这些漆觚的造型和风格与马桥文化的陶
觚及商周时期的青铜觚十分相似,推测后者是受了前者的影响,也表明良渚文化
中晚期已出现一些新的文明因素。椭圆形筒形漆器也是头一次发现,这是由一块
整木挖凿而成的容器,口部削敛,外面涂饰朱漆,厚厚的底部有一圈黑漆。漆
盘、漆豆等也可以修复完整,造型与陶质同类器十分接近。
一个用人头骨制作的容器在灰沟内骇然现身,两头都有穿孔可以系绳提拎。
卞家山大型灰沟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