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169
古城外的村寨
崧泽文化漆觚 良渚文化漆觚 马桥文化漆觚
陶觚和漆觚
用头盖骨做杯碗的风俗源自古代藏族,曾经广泛流行于欧亚大陆的北方草原地
[1]
区,以斯基泰人为甚 。我国中原地区也很盛行,经考古发现的实例最早见于后冈
[2]
二期文化早期的邯郸涧沟遗址,两座半地穴房址的中央各放置了3个人头盖骨 。
到了商代,人祭之风盛行,人祭之后往往将所祭的人头砍下作器,并刻辞以记其
[3]
事。战国时,还有“赵襄子最怨智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的记载 。民族学上也有
将敌人首领的头颅砍下做成器皿用来炫耀的事例。卞家山这件头骨制品的出现,
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南方地区也已出现砍人头作器的现象,其背后的深层
原因值得探究。目前,这种头骨容器在浙江还有一件,收藏于浙江古陶瓷博物
馆。其形状和穿孔的位置与卞家山出土的完全一致,只是它所锯割的位置更靠近
头骨顶部,因而体积稍小。据称这件头骨容器于2002年出自余杭的南湖沙矿,共
出的还有一大批良渚陶器。从南湖历年出土的遗物和考古部门对其进行的调查和
发掘来看,这是完全可靠的。南湖发现的头骨容器反过来也旁证了卞家山头骨容
[1]江上波夫:《欧亚大陆的剥头皮习俗——兼谈斯基泰人的起源问题》,《民族考古译文集》,
1985年。
[2]严文明:《涧沟的头盖杯和剥头皮风俗》,《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2期。
[3] 《战国策·赵策一》。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