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176
杭州全书· 良渚丛书 良渚文明的圣地
的四周发现有13个柱坑,除D5、D10平面为形制稍大的长方形外,其余均为圆
形,直径20—40、深15—55厘米,内填灰褐土。柱坑排列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的长方形,东西长约4—5米,南北宽3.2米。推测这些柱坑构成的长方形建筑遗
迹应与J1配套,是类似“井亭”一类的附属设施。井内无淤积层,故应为窖藏。
[1]
井内也无器皿,很可能用来储藏粮食,目的是延长保鲜及食用期限 。
这个窖藏深近6米,地表还有井亭一类的防护设施,说明它在良渚先民的日
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时的条件下,挖掘这样的窖藏实属不易,挖掘者只
能用绳子吊下去,然后将挖出的土一点点吊上来。窖藏开凿于黄色生土中,虽然
渗水量不会很大,但土质非常致密坚硬,越来越窄小的空间也使挖掘工作非常艰
难。而当时存放、提取贮存物也只能用绳子钩吊。为了提取方便,储存的物品都
需打包放下去,因此当东西提取完后就不会留下痕迹,这恐怕是窖藏底部未见任
何遗物的原因。
H9位于J1南部,口大底小,开口面略呈梯形,底部为东西向长方形,四壁
砌有石块。坑口东西长5.8米、南北宽4.8米,坑底东西长4.5米、南北宽1.3米,坑
官井头M51局部
[1]丁品:《良渚遗址群钵衣山2000年度发掘》,《浙江考古新纪元》,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