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9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199
超乎想象的防洪工程
仍有学者认为它兼具防洪功能。良渚古城至今尚未发现陆路通道,却已发现了多
个水路通道,这也给良渚城垣的防洪功能提供了支持。因此,对中心遗址莫角山
和城内的民众来说,良渚古城很可能是第三道防洪堤坝。它与岗公岭—蜜蜂垅堤
坝及塘山土垣共同构成了古城外围庞大的防洪水利系统工程,它们将来自古城西
北部山地的洪水导向了古城外围的西南部,有效阻隔了山洪对古城及遗址区的正
面冲击,这些坝体可能同时还有灌溉和交通等综合功能,因此可视为良渚古城的
有机组成部分。
以上线索还将通过古地貌复原、等高线模拟水位和调查试掘等手段进一步予
以完善,如果被完整揭示,那么以莫角山为核心的良渚古城和遗址群,就拥有从
山地到遗址区的三道阻水防线,这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确实是一个天才
的设计。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防洪水利工程,势必将改写中国的水利史。
距今4000年左右的大禹治水只是个传说,国内已知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迹
可追溯到春秋和战国时期。良渚遗址群外围塘山和岗公岭等水利设施的揭示,不
仅是水利史上的重要发现,也间接印证了大禹治水可能不仅仅是个传说。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