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54
杭州全书· 良渚丛书 良渚文明的圣地
吴家埠出土的马家浜文化遗物
来6000年前良渚地区的生存条件确实不理想,大部分区域可能还是沼泽相的洼
地,并且还经常遭受洪水或海潮的侵袭,只有在相对高处,如上述几处地点,可
以基本避免水患的侵扰。也正因为自然环境的不稳定,使得马家浜文化在这一地
区始终形成不了一定的规模。
这几处遗址的马家浜文化内涵以1981年发掘的吴家埠为最丰富。吴家埠遗址
揭露文化层4个,其中第三、第四文化层均属马家浜文化堆积,两者的堆积总厚
度超过1.5米,并且可以将其划分为紧密衔接的早晚两个阶段。第三层陶器以夹
砂红陶为主,夹砂灰陶、外红里黑陶占一定比例,另有少量泥质红陶和灰陶。器
形有筒形釜、圆锥形双目足鼎、喇叭形圈足豆、盆、盘、钵、罐、侧把盉、器
盖、支座和纺轮等。该层还发现、清理了马家浜文化灰坑3个,器物特征与地层
相似,同属马家浜文化晚期类型。第四层陶器以夹砂红陶居多,少量为夹砂黑
陶,夹蚌末的现象很普遍,但不见泥质陶。器形有腰沿釜、较粗矮的喇叭形圈足
豆、半环耳罐、较高瘦的侧把盉以及盆、盘、钵、器盖、支座和纺轮等。另外还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