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钱塘江医药
P. 20

杭州全书·钱塘江丛书  钱塘江医药文化


              封会糟阳亭。仅1年,失去官爵。嗣后,即以农桑为业。世居绍兴,后徙上虞。
              王充自幼好学,识见过人。元和二—三年(85—86)间,回家执教,并潜心著
              作。他是我国仅有一代博综古今的学术大师,开启了浙江学术博采、创新、求
              实、重史、爱国等优良学风,著有《论衡》、《养性》等书。年轻时赴京师洛

              阳太学读书,拜班彪为师。因家庭贫困,只得在洛阳城街衢巷尾的书摊上浏览
              待售书籍,逐渐博通百家之言,但他从不拘泥于前人的论断。后返旆家乡,屏居
              教授,闭门著书,写成《论衡》85卷。70岁那年,他又写成《养性》一书,该书
              共16篇,专论保健养身之法,该书早佚。在《论衡》中可找到一些保健养身法的
              论述。在《论衡·自纪篇》中提到“养气自守,适时则酒。闭明塞聪,爱精自
              保。适辅服药引导,庶冀性命可延,期须不老。”这段论述实为《养性》一书的
              纲要。《论衡》卷一《气寿篇》中王充认为人是由气构成,人的体质健羸决定寿
              辰长短的关键:“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
              短,命短则多病寿短;始生而死,未产而伤,禀之薄弱也。……人之禀气,或充

              实而坚强,或虚劣而软弱。充实坚强,其年寿。虚劣软弱,失弃其身。”他进一
              步提出气与婴儿健康的关系:“儿生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嘶喝湿下者夭,何
              则禀寿夭之命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其也论述了优生学的理论:“妇人疏字者子
              活,数乳者子死。”王充的医学论述极具唯物主义精髓,有力搏击了东汉时期天
              命鬼神的唯心主义谬论。在《论衡·雷虚篇》中有关冶炼中发生火烟侵害眼鼻和
              皮肤灼伤的记述,是中国较早论述职业病的著作。在该书中还论及药物只能轻身
              益气,决不能不死为仙,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强调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

              预防思想。他注重医治实效,认为医无方术。王充确实是我国最早的养生学大
              家,他在《论衡》中的医学论述给我们研究中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他享年71岁,今上虞茶场(章镇浜笕乡)附近有王充墓地。


              四、徐氏医家学派


                  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家徐之才,钱唐人。从他的5世祖徐熙以下传至他的兄
              弟,6代中就有11位名医,是我国中医教育史上有案可稽最早的家族相传式中医
              教育的实例。东海徐氏医学世家的史料在《南史》中记载详备,南齐时钱唐县著
              名医师徐熙好黄老之学,隐居于杭州的秦望山。有一次一位道士给他一只葫芦
              曰:“君子孙宜以道术救世,当得二千石,熙开之,乃扁鹊镜经一卷,因精心学

              之,遂名震海内。”从隐居杭州的徐熙开始,可考的世系如图。


              8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