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钱塘江医药
P. 87
第三章 明清时期钱塘江医药
扰,酗酒滋闹”,诊务受碍,由萧山县令于宣统元年(1909)出示:“该庵系祇
园寺下院,现经该寺派僧长生葆常管理庵务……自示之后,尚有前项不法情事,
许严惩不宽贷,具备擅遵,母违。特示。”长生和尚孙有训到职后即聘瞿迪夫为
坐堂医师(瞿迪夫,永春和尚生前助手)。
民国二十年(1931),静修庵住持长生圆寂,由年仅18岁的阿有和尚陈德谊
继承衣钵,并拜瞿为师。陈德谊自小聪颖好学,虚心钻研,师承茶亭伤科特色,
研制出一套以“整体辨证、手法整复、杉皮固定、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动静结
合、功能锻炼”的综合治疗骨折方法,重振茶亭伤科雄风。
二、医药学家
1.明朝医药学家及其医著
富阳医药学家有:沈文奎、王尚、方喆、释瑞公、方模、童杰、王尚、邵
继稷、沈汝孝。萧山:楼英、楼师儒、楼宗起、楼宗望、江淇、魏直、俞文起、
绍钟、道本、清禅、孔子明、孔广宾、王应华、史宝、僧宣理、僧圆冷、僧圆
涯、僧文佩、僧文璟、僧元颖、僧树富、曾径怡、僧果祚、僧果意、僧道安、僧
泰如、僧明德、僧普门、僧克修、僧惠群、僧惠怿、僧德昂、王任、王尚明。桐
庐:金少邱、袁廷用、袁瑾、张在中、张与敬、张约、张世、来师会、戴廷贽、
姚美。建德:芳叔和、戴天佑、戴邦聘、仇凤翔、宋贤。遂安:周望。
刘均美,钱塘人,号阅耕,世以医名。读书通大义,性孝友,待异母弟如同
母,把家产全让给他。洪武年间,以闾右徙实京师,仍以医行。居善药,售不二
[13]
价,又免费为穷人治病暮年,医术益精,活人益多,声誉益远,年九十卒 。
吴绶,钱塘县人。精于医道,曾以名医征至京师,官至太医院院判。北归
时,湖墅有名冯英者,病伤寒,诸医议用“承气汤”,邀吴绶视之,曰:“将战
汗矣!非下证也,当俟之。”顷刻,果得汗而解。其著有《伤寒蕴要全书》,发
明五运六气,画图立说,究极元微,惜未见传世。
方谷,钱塘人,1584年校正方隅编撰的《医林绳墨》,以《内经》、仲景学
说、李东垣、朱丹溪、刘河间等医论阐述多种常见病症,深入浅出。
姚应凤,字继元,钱塘人,孤儿,随姑家长大,嗣为姚姓。他以治疗疮毒
溃疡出名,能“割皮刮骨,一见洞然”,治疗外科奇疾,妙手回春,人称华佗再
世。明朝崇祯时,巡抚喻思恂住在温州,背上长毒疮,疼痛难熬,召姚应诊,姚
将其腐肉割下两大碗,敷以丹药,不几天病愈,名声大振。后官至太医院判,崇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