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内文
P. 13
皋亭山与中外文化交流 007
苏苏州)、丹徒(今江苏镇江)、京口(今江苏镇江)等地方经济文化集镇。
ꨁ
正如学者所说:“秦始皇实为江南运河的创始人。” 从此皋亭山麓被纳入全
国性的水陆交通网络,成为当时杭州地区沟通中外交流的重要据点。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
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ꨂ
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 。司马迁的记载表明,秦始皇此次
东巡会稽(今浙江绍兴)不仅是江南运河的创始人,而且是巡航江南运河的首
位帝王,更为重要的是,《史记》记录的秦始皇东巡路线透露了秦朝沟通南北
及中外的水陆交通主干网。另外,这也是杭州以钱唐之名首次见于历史文献记
载。此后,钱唐之名贯穿于秦汉六朝八百年间,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称
为杭州城市发展的第一期“山中小县时代”。
关于秦始皇东巡往返路线在钱唐县境内的具体走向,史料记载并不详尽,
学界对此尚有争议。一种意见认为,秦始皇东巡路线,沿长江而下后,东经溧
阳(今江苏高淳东固城),傍太湖西岸南下,经故鄣(今浙江安吉),又经余
杭(今杭州余杭区余杭街道)、钱唐(今浙江杭州)、轲亭(今地未详,当即
钱唐某地)、东安(今浙江富阳),渡浙江(今钱塘江),又经槿头(今地未
详,约今萧山径游),经诸暨(今浙江诸暨),转北至大越(山阴,今浙江绍
兴)。回程路线则自山阴,南经诸暨,折北经钱唐、吴县(今江苏苏州)、曲
阿(今江苏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江乘(治今句容北长江南岸),然
ꨃ
后傍海北上琅邪(今山东胶东西南)。 按此说法,秦始皇东巡会稽的去程是
从湖州、余杭入钱唐,走的是钱唐县的西线,没有经过皋亭山麓的运河,回程
走的是钱唐县的东线,应该经过皋亭山。另一种意见认为,秦始皇东巡从丹阳
到钱唐所走的路线就是陵水道,再经皋亭山麓至西湖,从富阳渡江,走的是东
线。钟毓龙《说杭州》综合各种有关秦始皇南巡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具体描述
ꨁ魏嵩山:《杭州城市的兴起及其城区的发展》,载《历史地理》1981年创刊号。
ꨂ《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260—263页。
ꨃ孙忠焕主编:《杭州运河史》第一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