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内文
P. 14
008 “一带一路”与皋亭山
了秦始皇东巡在浙江境内的行程路线:“秦始皇东巡至嘉兴,改长水县为由拳
县。又至海盐,登秦驻山以望海。再至杭州之临平,又经皋亭山之阼湖,而系
缆于西湖之大佛头。” ꨁ
但综合多种史料分析,秦始皇东巡途经钱唐县的路线应以东线最具说服
力:一是陵水道开挖和通航后,就成为杭嘉运河的前身,它使吴、越之间的水
ꨂ
运更为发达,而江南运河的南段至此已初具规模。 秦始皇途经钱唐,没有不
走当时条件下南北交通主干道的理由。二是历代地方史志文献的佐证。北宋
《太平寰宇记》卷九三《江南东道五·杭州》“秦望山”条引《舆地志》云:
“始皇东游登此山,欲渡会稽,故名。”南宋《淳祐临安志》卷九《山川》
云:“秦王缆船石,在钱塘门外。昔秦始皇东游泛海,舣舟于此。陆羽《武林
山记》云:自钱塘门至秦皇缆船石,俗呼西石头。……旧传西湖本通海,东
至沙河塘向南一岸,皆大江也,故秦始皇缆舟于此。”南宋《咸淳临安志》
卷三四引《祥符志》对“御息湖”的解释:“故老相传,秦始皇东游,暂憩
于此,因名。”以上记载表明,秦始皇东巡在钱唐县境内渡江南下的码头渡
口,基本都在西湖以东。按地理形势推理,既然秦始皇沿陵水道到达钱唐县
境,皋亭山麓的御息湖(阼湖),不但是“通陵江”的水源之一,而且早在
先秦时代就设有古码头,它东接临平湖,西连西湖,而东汉以前西湖与钱塘
江原本相通,秦始皇循陵水道南下,在宝石山缆石系泊,顺理成章。如此看
来,秦始皇东巡会稽,往返钱唐县境,都经过了皋亭山麓的御息湖和陵水
道,理据更为充分。
ꨃ
东汉会稽郡议曹华信发起修筑防海大堤 ,有专家分析认为华信防海大堤
的位置,当在今天西湖东岸,南山路、湖滨一线。此项工程有效抵御了钱塘江
ꨁ钟毓龙:《说杭州》第二章《说陆地》,见《西湖文献集成》第11册,第11—12页。
ꨂ张承宗、李家钊:《秦始皇东巡会稽与江南运河的开凿》,载《浙江学刊》1999年第6期,第
147、154页。
ꨃ此据刘道真《钱唐记》:“防海大塘在县(衙)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
水。始开募,有能致一斛土者,与钱一千。旬月(一作‘日’)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
复取,于是载土石者,皆弃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钱塘’焉。”(转引自陈桥驿:《水经
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第9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