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内文
P. 167
“一带一路”视野下皋亭山景区深化方案 161
临安志》卷二四《山川三·黄鹤山》),只要池上出现云朵,十之八九将要下
雨。这些故事大多和祈雨有关,而且半山在唐代也确曾有向深潭投龙简祈雨的
习俗。或许这些神话故事、地名传说与这一习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皋亭山景区泉水亦不少。珍珠泉,与大慈山袭庆寺真珠泉、雷峰路口张园
真珠泉、西湖玉泉寺珍珠泉齐名。雨花泉,流量大,泉水汇入上塘河。喷玉
泉,泉水甘甜,口感极好,石壁镌有“喷玉”二字。留月泉,“壁峭云应凝,
泉幽月更寒”(沈谦《出鹤峰憩留月泉》)。北坞渥洼池,池中有渥洼,泉水
从石缝中涌出,水质清澈,彻骨冰冷。苏东坡游览此地,留有“不堪土肉埋山
骨,未放苍龙浴渥洼”(《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诗句。皋亭山景区还有
上塘河蜿蜒穿过,这一水道在宋以前是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也是大运河的一
段,随着大运河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也升格为世界级遗产。
皋亭山景区不仅山水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此地山林多产杨梅,味道酸甜
适度,负有盛名。利用这里的山泉和杨梅酿制的杨梅烧酒,名闻遐迩。此地古
代桃林遍布,桃产量大,味鲜美。随着该地区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现在农产品
所占比重已经十分有限。但是作为景区重要的观赏资源和体验项目,皋亭千桃
园已经成为亮点之一。半山观桃曾是杭人习俗,相沿数百年。皋亭山原有桃花
坞,遍栽桃树,绵延数十里,每年逢春,桃花灿烂。据记载,明时杭人四时赏
花习俗有“西湖探梅、半山观桃、藕香看荷、湖山赏桂、茶坊菊景”等。这一
习俗后来得以延续。清代三朝元老、著名学者阮元多次与同人游皋亭山,春季
赏看桃花,秋季探寻梅花。毫无疑问,这一复原项目是有历史依据和旅游消费
需求的成功品牌。
4.人文资源
皋亭山景区及周边地区自古以来交通便利,经济繁荣。这里既是杭州城北
重要的经济重镇,也是军事要塞。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塘河贯穿景区,由
此经过的历朝帝后、王侯将相、商贾文人数不胜数。途经此地,触景生情而吟
咏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已有专家学者进行专门搜集整理,并且出版,这是一
笔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地不仅流传众多诗词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