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7 - 内文
P. 207

尚美|木板上的雕刻艺术         195








                                “方为糕, 圆为团, 扁为饼, 尖为粽”。以讲究“色、香、

                            味、形”俱全的南方百姓,除了以米饭为主食外, 还用米粉特制
                            各式小食。

                                由米而糕,因糕循模。一块糖糕由糕模印制成或鲤鱼,或元
                            宝,可寿桃,抑盘龙,其寓意和用途各具特殊的意义。在江南小镇

                            和村落,无论为长者祝寿,喜庆小孩满月,庆贺考中或造屋上梁,
                            家家户户都要按照江南的传统习俗,结合节令的不同要求,用糯米

                            粉或粳米粉印花糕,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亲友的祝愿。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打年糕通常是在农历腊月十五

                            以后。在江南乡村,过年时家家户户磨米粉、置石臼、洗蒸笼,一

                            人拨,一人捣,为的是年夜饭的首道菜——芥菜炒年糕。而用糕模
                            印制而成的金银元宝都是用来年夜祭神、岁朝供先、馈赠亲朋之

                            用。在嘉兴,乡村过年庆贺盛行做糖糕,白糖糕、红糖糕大如手
                            掌、小如铜钱,如意、寿桃送亲友,三牲、招财奉先祖。而三岁小

                            儿们最开心的,是年初一胸前有一个红线穿的鲤鱼糖糕。初二开
                            始,村里新娘一个个娶进门,招待新人的果盒里,才有精致小巧的

                            苏式点心——麻酥糕,那是婶婶们用年前炒熟的米粉、芝麻拌上猪
                            油,早上刚用四眼糕模做的“梅兰竹菊”。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丧嫁娶是农家的大事。在嫁娶当
                            天,女儿出嫁的脸盆、脚盆、果桶等嫁妆上要放一块糕,俗称“坐

                            底糕”。造房进屋更是农家一大喜,亲朋好友每家都会做上七笼八
                            屉糖糕庆贺。赶庙会、迎财神、贺满月、过中秋……用水乡家家户

                            户都有的米,借一方小小的糕模,以江南人的灵巧与智慧,糅合成
                            一块中秋团圆饼,一叶清明时节的青团子,来承载乡土中国无数的

                            传统祝愿,这份甜甜糯糯的往来之礼,大象无形。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