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4 - 内文
P. 374
362 流淌的精神 ——人文秀洲的 100 个故事
墩”,可凭吊怀古,有诗:
家住闻湖西,分明入画图。云山南绕越,烟水北通
吴。机杼村中月,鱼虾市外湖。由来吟赏地,往往恋枌
榆。(清·孟彬)
春风杖履集英才,在水中央共溯洄。鹿洞鹅湖留一
派,渔师亦听讲经来。(清·宋景和《泛棹集》)
斯文犹未衰,讲院惜已圮。淼淼闻湖滨,当年有遗
址。肇祀崇阳明,道学深仰止。时维沈与盛,春风来杖
履。鹿洞与鹅湖,师承良有以。迄今人已往,池馆废中
沚。何时此振兴?十亩宫重起。(清·计楠)
潆洄浅水沉书院,缭绕回廊说故家。十里澄胡一钩
月,晚凉开遍绿萍花。(清·李道悠)
讲学集英才,书声出云水。寒烟号蛩螀,荒洲满芦
苇。(清·唐佩金《缀旧诗》)
后因梅家荡开发成了商品鱼基地,“书院墩”便失却了踪影,
实为可惜。
在我们当地的土话中,“闻”“文”与“门”相近,而“门”
又被讹为“梅”,所以有人便将闻湖写作了“梅湖”“梅家湖”,
俗称“梅家荡”。也有人说,因为闻湖埂上曾筑有“寻梅”“问
柳”二桥,故又称之为梅家荡。但不管怎么说,从明代大学士朱国
祚所著《梅家荡棹歌》来看,当时已有“梅家荡”这一称谓,并一
直延续至今。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80年代时,梅家荡迎来了翻天覆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