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2 - 内文
P. 382

370  流淌的精神 ——人文秀洲的 100 个故事








              的人写过《重修和丰石桥碑记》:“新溪之西有桥曰和丰,南北跨

              两岸,田连阡陌,岁书大有则百宝盈寗,故其名取时和年丰之意
              也。”碑记里把桥的方位和周边事物也说得很清楚:“其南则有般

              若僧舍,东经亭子桥,以达于镇。其北则有水月庵,毛公、沈公二
              太守墓。西由月川以通于各乡,此往来之要道也。”桥兴村落,一

              座桥使得村落间交通方便许多。桥的四周,庐舍林立,竹木阴翳,
              人兴景美,在潘氏碑记中所描述的大有欧阳修醉翁亭之美:“春则

              榆柳新翠,间以桃李;夏则菱蒲杂植,秋冬则芦花红蓼与黄柏丹枫
              上下掩映。此四时之景有不同也。”一年四季,景致分明,各有特

              点,允中先生是被这美景吸引了。

                  在河西岸的桥墩边上,拨开草丛,发现一石上有“和丰”两个
              字,只是石块被倒放了,字也倒了过来。看到这两字,欣喜万分,

              洛浦草堂,和丰桥畔,总算未虚此行。桥旁有一老者在拔油菜,问
              及这桥何时变成了水泥桥。不知。然而,从他嘴里知道,火炉汇就

              是前面那个村子。
                  洛东之名源于洛浦,那么邵允中又为何要把草堂的名字称为

              “洛浦”呢?浦者,水滨也。难道此处也有一条河流叫洛河或者洛
              溪?问当地人,又查阅资料,原来凤舞桥往西,接住乌镇塘的便是

              洛浦江。此河两岸树木葱郁,景色怡人,《新塍镇志》上也有“洛
              浦风帆”的美景记述。邵允中在此地建了洛浦草堂后,洛浦的名声

              更加响亮,后世用其名,便顺理成章。
                  来到此地,允中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他自己讲述:“余有田数

              亩,力耕而节用,藏书万卷,有暇而即读,颇习此方之克勤克俭,且
              耕且读,不遇非礼不赴外务,世守吾庐,不堕吾志。”不做官,生活

              肯定是节俭的,像陶渊明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腰酸背痛,手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